宁夏新闻网讯(记者 丁冬 文/图/视频)盛夏骄阳似火,宁夏平罗县通伏乡新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50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一片翠绿,宁粳43号优质水稻长势正旺,鸭子悠闲地在田间穿梭,时不时有鱼儿从水中跃出,泛起阵阵涟漪。
“看这长势就知道,今年水稻质量肯定好!采用‘稻渔共生’模式后,我们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%,大部分用的是有机肥,这样种出来的水稻更绿色。”基地负责人杨生平喜不自禁地说。
【资料图】
一直以来,新丰村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,但长期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田间杂稻多、产量低、品质差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,水稻价格不稳定,群众收入低。
近年来,新丰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整合各类项目,建设标准化晒场、科学储粮仓、田间学校等基础设施,依托富硒区域优势,带动全村农户种植宁粳43号、中科804等五个品种的优质水稻,并开展12个品种的试验示范。水稻每亩年产量约600公斤。
“合作社通过自己加工、销售等方式,努力提升品牌效应,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,注册了‘五馫金稻香’大米品牌商标,产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一线城市。”新丰村党支部书记马磊告诉记者,该村引导63户农户自愿入社耕地1020亩,将农户无力耕种的土地资源转变为股权进行耕种,带动20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,稻米品质提升明显。2022年,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70元。
一样的田野,不一样的收入,稻因鱼而优,鱼因稻而肥。如今,新丰村通过创新稻田养鸭养鱼、林间养鸡立体种养新模式,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,大大提升了稻米品质和品牌效应。
今年,合作社承担由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实施的1020亩水稻单产提升技术示范项目示范区建设工作,采用精量穴播方式,由点到面及线推广高质高效品种技术,从而辐射带动全村1192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。
“我们新建设的富硒大米电商工作室,打响新丰村金稻香大米‘区域品牌+企业品牌’,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,与浙江、上海、北京等城市8名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与贺东葡萄庄园达成长期合作协议,能够大大提高村集体收入。”马磊说。
“稻在田里长,鱼在水中戏,鸭在稻间叫,蟹在水底游”的立体生态种植养殖生动景象,让通伏乡“稻”路越走越宽的同时,也为乡村旅游打开了大门。
“新模式美了田园富了乡村,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、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,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体验。”通伏乡党委书记王浩介绍说,下个月将举办2023年首届生态垂钓大赛暨“首届稻渔文化美食节”系列活动,将通过田园观光、农事体验、生态度假等,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。
近年来,通伏乡以宅基地改革赢取发展空间,以“一块田”改革改变发展模式,以用水权改革调整产业结构,通过村合作社公司化运营,吸引农户、新型经营主体、企业以资金、土地、技术、管理等资本入股,采用稻旱轮作、规模集约标准化的模式发展稻渔、瓜菜、优质粮食、中药材等现代高效绿色农业,着力构建“一轴两带四心”的发展格局,全力打造集农业生产、加工销售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示范乡。
围绕“绿色、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”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,该乡探索实施“党支部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整合土地资源,建设新丰村5000亩绿色富硒稻渔综合种养基地、金堂桥村5000亩瓜菜产业园、通城村设施温棚23座、永华村400亩茭白和1000亩菟丝子种植园,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。
同时,规划布局通伏乡“一轴两廊四心八片区”,建设新丰村生态美丽宜居中心村,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,大力培育休闲农业、体验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,打造集综合种养、休闲观光、生态旅游、渔农科普、休闲垂钓为一体的一二三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。
2022年,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74元,连续四年居全县首位;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净收入均超过15万元。
“我们将持续扩大项目辐射带动效应,实现一田双收,粮渔双赢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”王浩说,该乡将按照“3143”发展思路,抓实宅基地、“一块田”、用水权三项改革,以村集体合作社经营为主体,大力发展瓜菜、稻渔、优质粮食、中药材“四特”产业,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,促进三产融合。